站在路中间的中尉仍然摆着刚才的姿势,试图检查来者的身份。
“盟军行动不是已经结束了吗,那我现在受驻在国邀请准备在此地维持和平,应该也是很合理的吧?”
柴油机的声音逐渐远去,现场也随之重新归于宁静。
但对方不仅完全没有停车的意思,柴油机的声音反而变得愈发响亮,听起来是在加速。
“现在反正我人已经派进去了,那就不可能出来,不过我愿意作为中间人主持交换俘虏,并且组建完全公开的调查团来调查前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所有想要参与进来的国家和组织我们一并欢迎。”
另外既然大侄子已经说话了,那我作为五大善人之一,也不好推辞国际责任,就勉为其难地做个表率,同意派人加入调查团,也支持把整个调查过程和结果进行公开……
出现在探照灯下的,似乎并不是预计中的卡车车队。
毕竟对方连车上的国旗都没摘,之所以写着kfor,显然也并非为了迷惑他们。
康迪特几乎是下意识拉动拉机柄,同时对下面的战友大声喊道。
除了被撞烂的路障以外,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在反应最快的美国人出完牌、反应第二快的欧洲人掉线烧绳没来得及出牌之后,就该轮到其他人了。
车队扬起的烟尘散尽之后,康迪特转头看向全程连枪都没摸的中尉。
但话还没说完就被中尉打断了:
“我只看到了一支写着kfor标识的盟军车队,你们呢?”
“是坦克……不对,应该是装甲车?”
现在,看见这个本属于自己标识出现在面前,任谁都得懵上一瞬间。
其实如果搁在10年以前,在看见btr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判断对方是敌非友了。
美军这边一时间有点发懵。
“可刚刚那是俄……”
“……”
拦在路中间的中尉眼疾手快,直接跳到了一旁。
谁知道会查出些什么来呢?
而且,马洛特准将还在对面手里,如果时间拖得太久,也难保不会招供,显然得快刀斩乱麻……
尤其是在晚上。
于是,美国方面当即提出,调查要想保证公平,肯定不能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往里面塞人,因此应该在公平正义的安理会框架内进行组织。
其实核心目的还是要拱火——
……
一般来说,通过这里的货车都是国际组织运输补给品(当然还有走私)的,检查也只是例行公事,甚至只要司机稍微花点小钱,那连这个例行公事都可以不进行。
而恰好,华夏提出的这個方案如果真能执行,那么能够占到最大便宜的,很可能就是俄国人。
为首一辆车的侧面,似乎插着一面白蓝红的三色旗……
最终,在经过连续几轮的扯皮之后,korf最终被扩充成为了一支包括五常在内,由总共将近30个国家组成的部队,甚至为了把水搅浑,还纳入了不少完全是打酱油的成员……
而沸沸扬扬巴尔干局面,也就以这样虎头蛇尾的形式,迎来了暂时的和平……
特殊的纪念品
盟军行动正式结束的一星期后。
吴懿范,当然,表面上的身份是接受二毛国防部委托,准备提供建设军营所需建筑材料的俄国商人(疑似)扎木苏,随着一架运输人道主义食品援助的运输机,降落在一座已经被俄军空降兵控制的机场。
哪怕是维和,不同阵营之间的区分也是很明显的。
尽管三十多个国家不可能都单独建设军营,毕竟其中相当一部分只派出了个位数的人员,但为了避免引发冲突,korf还是预设了四处相距甚远的驻地。
而吴懿范负责的,就是独联体国家营地的二毛部分。
在此之前,他虽然长期跟这里的人有生意往来,但双方的交易地点普遍选择在希腊、匈牙利或者罗马尼亚,最多也就是像上次那样,过境之后马上交付然后走人。
所以,这实际上还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来到巴尔干地区。
对方摆了摆手:
“纪念品?”
“没错。”
“那么……我们现在就去准备建军营的地方?”
证件是伪造的,上面的信息除了性别以外没有一个跟真人对得上号。
但事实证明真的可以。
少校点点头。
不过最后过来跟他见面的却是巴尔萨克上尉。
运输机的货舱里面,自然是没有舷窗的,只有几盏昏暗的灯光提供些许照明,因此,当机尾门打开的那一瞬间,站在门口的几个人都被猛然照进来的强光照的下意识挡住了眼睛。
老吴有了个大胆的猜测。
不过结合常浩南之前特地让他送过来的那批东西,很难不让人有所联想。
他这些年来倒腾的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