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走到大屏幕前,调出长征五号、安加拉a5、质子-等现役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对比图,又在旁边列出了“信标”基地核心舱、居住舱、实验舱等模块的预估质量:
“看看,无论是长征五号、质子-、还是安加拉a5,都不可能满足一次发射单个大型舱段的要求,至于他们的长征九号?还在图纸上!俄国人的能源号?更是早成了历史尘埃!环顾全球,目前只有我们,才具备这种级别运载能力且相对成熟的火箭。”
博尔登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拔高:
“华夏人自己搞不出够用的重箭,时间又紧迫,怎么办?只能寻求外力!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就是他们做出的选择!这就是他们太空雄心中最致命的弱点!现在,被我们精准地抓住了!”
奥观海脸上的笑容更加明显,之前的阴霾似乎被这个“发现”一扫而空:
“查尔斯说得对,马斯克的动向,恰恰暴露了华夏人在航天运输能力上的巨大短板,他们的‘信标’计划,远没有我们之前担心的那么完善!情况,也远没有预估的那么糟糕!”
经过几天的沉沦过后,他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
“另外,这也同时印证了我们之前的战略判断:半导体先进制程和重型航天运输,就是华夏人无法在短期内完全自主突破的两大死穴!只要我们认准这两个点,持续施加最大压力,就总能把他们逼回到谈判桌上来!”
“那我们接下来……”多尼伦问道。
虽然心中仍有一丝疑虑,但奥观海和博尔登的逻辑似乎也说得通。
再者,他也没办法让对方二人改变主意。
奥观海迅速给出指示:
“第一,立刻让国防部和相关承包商放出风去,向国会和盟友强调,f-35b的升力风扇系统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动力包,我们都有成熟的b点供应商方案,会尽快与罗尔斯·罗伊斯方面协调,生产进度不会受到那个什么‘熔炉’清单的的实质性影响,稳定军工股和盟友信心。”
“第二,”他语气转冷,“加大对tsc的监管和施压力度,确保其核心技术不流向华夏……同时严密监控spacex,特别是其与华夏方面的任何技术交流或物资转移,他想两边通吃?没那么容易!”
“要让华夏人明白,离开我们所主导的体系,他们的‘星辰大海’寸步难行!”
突然冒出来的数据
一个月后,京城。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技术研讨室内。
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各部门负责人、主任设计师以及研发骨干们。
不少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中层领导,在这间屋子里,甚至都混不到一个前排的位置。
哪怕对于六院这样一个编制结构复杂的庞然大物来说,这种场面,其实也是不太常见的……
而出现这一幕的原因,则无疑是——
“信标”。
当然,作为推进技术研究院,就算要参与辅助舱段、运输飞船、或者-1空间反应堆的研发工作,也不至于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真正需要他们解决的,是如何把上面这些东西给发射到轨道上面……
9点整,总工程师李仁平来到小讲台后面站定。
在他身后的墙壁上,大屏幕陆续显示出一系列复杂的结构图,以及密密麻麻的数据曲线。
一张张一幅幅,全都是六院过去的辉煌成绩。
但从图片刷新的速度来看,应该全都不是今天这场研讨会的主题。
“有关‘信标’中继基地的相关文件,同志们应该都已经看过了。”
李仁平双手撑在讲台两侧,声音饱满而洪亮:
“这是国家面向下一个二十年所提出的太空战略基石,也是我们这一代,乃至包括我们下一代在内航天人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七十多岁的小老头,愣是表现出了几分意气风发的感觉。
不过,也理应如此。
从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到如今的月球车和空间站,华夏航天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的辉煌之路。
但横向对比,总归是跟在别人后面走的。
而这一次,则完全不同。
移民中继基地,其它国家最多也就是作为概念考虑过。
作为严肃的计划,还是妥妥的人类第一次。
“-1空间核反应堆作为核心能源以及第一个入轨的舱段,已经确定将由改进型长征五号c发射,但后续庞大的中继站本体建设呢?”
他啪地敲了下鼠标,屏幕上顿时出现了“信标”中继基地的计划图:
“初步估算,仅一期工程,就至少需要将总计超过200吨的有效载荷精准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轨道,如果考虑物资和燃料补给,那么这个数字还要接近翻倍,这无疑需要运载能力更强的重型火箭,也是未来长征九号、以及长征十号的使命!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