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12(1 / 3)

“基于前人的一些工作。”彭觉先平静地回答,“我们认为传统的固体释氚机理可能存在漏洞,否则之前的那么多实验不可能总是毫无收获,而液体释氚剂在工程上又存在不足。”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秒。

欧洲人向来对中国在聚变材料领域的进展将信将疑,尤其彭觉先口中的“传统固体释氚机理”正是由欧洲科学家,或者严格来说,是法国和荷兰科学家合作提出。

但舒尔廷又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我们会在三天内给您答复。”

舒尔廷最终说道,将文件锁进身后的保险柜,“今天下午三点,安全主管会带您参观hfr控制中心。”

离开办公室后,方鉴明长舒一口气:“她比传闻中和善多了。去年韩国团队来的时候,据说被刁难了整整两周。”

彭觉先若有所思地看着走廊墙上iter成员国的国旗:“时代变了,老方。现在我们手里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他转向黄知涛,“小黄,带我去看看我们的实验室。”

研究中心的东区实验室比彭觉先预想的要宽敞。六台精密仪器整齐排列在防震平台上,墙上显示屏实时更新着hfr的运行参数。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实验台上那三组密封容器,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陶瓷微球样品。

“红色的是正硅酸锂,白色氧化铝锂,灰色氧化锂。”黄知涛如数家珍地介绍,“每组样品我们都做了三种粒径分布,从10微米到150微米。”

彭觉先戴上手套,小心地拿起一个样品瓶对着灯光观察。微球在透明溶液中缓缓旋转,像极了小时候玩的雪玻璃球。只不过这里面装的,可能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

“辐照测试安排在哪天?“

“如果舒尔廷批准,下周二开始。”方鉴明调出一份时间表,“先做72小时低通量辐照,然后……”

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突然打断了他的话。实验室红灯闪烁,扬声器里传出荷兰语广播。

“只是工作区的例行消防演练。”黄知涛熟练地回答道,跟咱们这边没什么关系:

“每周三上午11点准时来一次,比我们的组会还准时。”

众人笑出声来,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彭觉先注意到实验台角落放着一个小型国旗模型,旁边是几张阅兵式的打印照片。

“你们的‘战利品’?“他指着那堆纪念品。

方鉴明不好意思地笑了:“外国同行送的。俄罗斯组的里亚申科给了个带解密的套娃,说最里面那层是托卡马克装置模型——虽然我拆到第三层就卡住了,之后也一直没顾得上研究。”

午餐在研究中心食堂进行,彭觉先惊讶地发现菜单上有中文标注。

“我们来之后,尤其是自从阅兵后,这里突然多了很多华夏元素。”

方鉴明低声说:

“连咖啡机都新装了绿茶选项。”

正吃着,一位高个子白人端着餐盘走过来,从领口挂着的国旗来看应该来自法国。

“彭院士?我是核与粒子研究所(2p3)的马库斯·勒菲弗。”他操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2002年我们在马赛的会议上见过。”

彭觉先回忆起来,这位是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中子物理专家,当年对中国的液态锂铅实验数据嗤之以鼻的那位。

勒菲弗坐下后直奔主题:

“听说你们改进了锂陶瓷的辐照稳定性?我们最近在硅酸锂掺杂方面遇到瓶颈……”

“……”

二十分钟的粗略交流后,法国人满意地离开,临走时还热情邀请彭觉先参观他们在尼斯的实验室。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方鉴明目瞪口呆,“勒菲弗以前可是出了名的欧洲中心论者。”

彭觉先擦擦嘴角:“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

他望向窗外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反应堆穹顶:“现在,我们手里的砝码更重了。”

下午的hfr控制中心参观按部就班进行,安全主管范德维尔是个一丝不苟的荷兰人,了整整一小时讲解应急程序,甚至包括“如何在地震时保护数据硬盘“这样的细节。

尽管荷兰在有文字记录以来就没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

回实验室的路上,黄知涛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脸色骤变。

“怎么了?“彭觉先敏锐地察觉到异常。

年轻人放下手机,声音发颤:“刚刚收到一封邮件……德国那组用熔融喷雾法制备的样品,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测试中全部破裂,他们推迟了原定下周发布的论文。”

方鉴明和彭觉先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意味着中国团队采用的工艺路线很可能是正确的,而且领先了至少半年。

“先别声张。”彭觉先沉声说,“小黄,明天把我们的力学测试数据重新分析一遍,特别是断裂韧性的那组。”

“……”

夜幕降临时,彭觉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