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20(1 / 3)

“运行参数怎么样,还有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如何?”

或许是因为演技到位,韩陈峰还真就没瞧出什么端倪,还以为是一切都在常院士计算当中,不免露出有些遗憾的表情。

但很快就回答道:

“因为只是原理验证设备,所以峰值功率只有170兆瓦,单次工作时间55-60毫秒,全过程平均功率大约95-100兆瓦,勉强符合设计预期……但后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是需要更加专业的平台和更充分的准备,当然还有更多资金投入才行。”

说“只有”170兆瓦,绝对不是韩陈峰的凡尔赛。

这个数字看着虽然挺吓人,几乎等同于一个中型的火力发电机组,但却无法持续输出,而是只能坚挺一下子,然后就要进入漫长的空窗期。

距离“循环工作、连续发电”的设想,更是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哪怕是电磁弹射或者电磁能发射这样本就需要脉冲式放电的用途,不到100毫秒的放电时间也着实过于寒碜了一点。

如果把工作时间拉长,那么功率参数就会出现指数级的下降。

确实只是先期验证设备的指标。

当然,相比于过去那些只能当玩具的同类产品而言,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至少能够确定这项技术具备应用层面的潜力。

“走,去你那边看看……”

常浩南指了指门外的方向,示意对方带路。

虽然韩陈峰的大部分家底都在盛京,但为了能蹭到足够强大的爆轰驱动段以提供足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整个磁流体验证设备的研制工作都是在怀柔科学城里面完成。

包括验证设备本身,也是被安置在附近一处被临时腾空出来的实验室里面。

所以,只过了不到十分钟,常浩南就看见了韩陈峰鼓捣出来的那套磁流体发电系统。

由于整个设备核心就是一根跟激波风洞类似的正向爆轰驱动段,所以单从外观上看,跟一台小型风洞并没有什么区别。

只有通过负载部分的真空罐,以及由强磁铁构成的发电通道,才能依稀看出它的特殊之处。

韩陈峰拍了拍设备最前端的法兰盘,向常浩南介绍道。

“激波发生部分我们直接借鉴了jf14风洞的设计,并在其基础上等比例缩小……事实证明完全是牛刀杀鸡,其它子系统完全匹配不了它的性能,哪怕把额定功率再提高十倍都绰绰有余……”

在工程上,如果把一个设备等比例放大一个数量级,那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离奇的问题。

但如果是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通常会省心很多。

而且研制生产所需的工时,往往会比十分之一更少。

只是成本方面,会因为过度用料而有些浪费。

但考虑到韩陈峰他们的效率,这样倒也无可厚非。

“我们混合了氩气和氙气作为工质气体,并向其中掺混一部分碱金属作为电离种子,以提高其电导率,降低相同发电功率下对于外界磁场的需求,您知道在强磁体这方面,我们国家不算领先,而考虑到这项技术可能的军事用途,我们也没有选择进口……”

听到这里,常浩南突然抬手打断:

“我记得你刚刚说的是,性能勉强符合设计预期……也就是说你们,或者你个人,原本对这台设备的性能有着更高的期待,但最终测试得到的结果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应该没错吧?”

韩陈峰一愣,接着露出“不愧是您”的表情,并点了点头:

“没错,其实我个人预估的峰值功率应该能达到250w以上。”

“那有没有分析过,中间的差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常浩南已经越来越符合一般概念里“导师”的形象了。

“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应该是我低估了发电通道对于工质性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幸亏在李子寅同志的建议下留出了足够多的余量,否则恐怕连170w的设计指标都无法实现……”

说起这件事,韩陈峰的表情也变得愈发严肃起来:

“至于具体是发电通道的哪个部分出了问题,我们还在回溯整个设计流程。”

这一次,常浩南没有接话,只是来到负载段旁边,盯着上面的铭牌看了大概半分钟。

然后才转过身,再一次问道:

“你们在设计过程中,用的是修正过的等温气体流动假设?”

一句话惊得韩陈峰甚至忘了直接回答,而是下意识反问:

“这您都知道?”

显然,常浩南的猜测没错。

“这就不奇怪了。”

他指着包裹在厚厚隔热层里的发电通道解释道:

“流体流过发电通道壁面时,边界附近因冷却形成具有温度梯度的薄气体层,紧贴电极表面的边界层温度分布不均且远低于中心主流,改变了电极间导电气体的电导率,表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