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你是担心数学物理学部那边?”
“你这不是知道么……”
朱霖育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尽管说是两院并列,但是即便从学科鄙视链的角度出发,科学院的地位也还是略高于工程院的。
很难相信一个十拿九稳成为科学院院士的人,会主动去选择工程院。
然而,林左明几乎彻底放飞了自我:
“那不要紧啊,让他们同时把浩南同志增选进去不就行了?”
一句话,直接就给朱霖育的大脑干死机了。
过了几分钟后,才勉强从满脑子迷乱当中回过神来:
“不是你等会……”
他微微皱起眉头:
“咱们国家确实是有40位双院士不假,但那是当年工程院成立的时候,为了提高这个新机构的影响力和说服力,特地找的资深学术前辈加入工程院。”
“换句话说,不是他们需要工程院的头衔证明自己的贡献,而是工程院需要通过授予他们头衔来证明自己不是草台班子……而且原则上,除了94-95那批之外,已经当选科学院或工程院的院士,就不会再参与另一院的推选了……”
没想到,林左明却是兴奋地拍了一下手:
“对呀!”
“您看,浩南同志虽然资历是不太够,但只看做出的贡献,那是理论和应用兼具,而且都走在了国内,乃至全世界的前沿,这不是跟那些老前辈的性质一样嘛,工程院不给个头衔,怎么能服众?”
“另外,您也说了,是‘已经当选科学院或工程院的院士’不能参与另一院的评选,但浩南同志只要在03年同时参与两边的增选,再同时选上,就可以不触发这个原则性问题……”
“……”
显然,林左明的提议是在钻空子。
但客观来讲,也确实是常浩南的情况过于逆天,才有条件钻这种空子。
朱霖育双臂拄着桌面,两只手交叉着拖住侧脸,同时微微低头,让人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表面上,似乎是在判断这个计划的成功率。
但只有他本人内心清楚,自己其实已经被说服了。
只是希望能同意的矜持一点而已。
毕竟作为单位一把手,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未必是个好的现象。
“如果是这样的话。”
好一会之后,朱霖育总算重新开口:
“那我们就要从明年开始,帮小常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了。”
“比如……嗯……”
说到这里,他思索了片刻:
“可惜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已经过去了。”
“明年,明年可以给他申报那个新设立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就用涡扇10的名义!”
“预生产型”歼10a
在那轮持续时间长达一周的技术会议确定之后,海洋一号的星载软件研发工作,也逐渐步入了正轨。
包括林森明的动作,也和常浩南的预估完全一致——
只是过了几天的功夫,他就从航天五院那边拉扯起来了一个独立于海洋一号项目组的小规模团队,负责与火炬实验室合作,对多相图分割技术进行研发。
或者严格来说是预研。
尽管这条时间线上,华夏在科研经费方面已经宽裕了不少,但眼下毕竟是2001年而不是2021年。
除非一个课题事关重大,否则所能分配到的资源总归还是比较有限的。
所以,像多相图分割这种明显是要战未来的技术,通常操作都是先巧立名目以预研名义推进起来,等什么时候出现一个与之相关的大项目,再瞅准机会挂靠上去正式立项。
虽然看似只是迂回了一下,但往往能获得多出几倍,甚至一个数量级的经费规模。
并且由于涉及到重点项目,完成同样研究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力也会完全不同。
而火炬实验室方面,同样如常浩南之前保证的那样,派出姚梦娜进行对接。
过去这两年多时间里,姚梦娜从拓扑学开始,逐渐完成了自己“加深理论功底”的目标。
尽管和常浩南这样的开挂选手,以及那些真正出身理论数学或理论物理专业的科班大佬尚有一定差距。
但作为一名本质上的应用型技术人员,她的水平已经足够应付绝大多数本职工作了。
别的不说,至少现在常浩南已经没办法像当年那样,通过“连师姐都能看懂”来判断论文的易读性。
而眼前这個多相图分割技术,就恰好处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交界处。
正好适合姚梦娜趁机练手……
就这样,秋去冬来。
时间,很快就进入到了12月份。
按照惯例,航空动力集团将在每年的这个时候进行一轮年终工作总结,并且对下一年的工作情况进行规划。
前者主要是由林左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