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稍微有点绕,但作为遥感技术专家的李年恒还是很快理解了常浩南的意思:
“比如荒漠,可以分成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这四种地貌特征,在我们过去的遥感数据中也是不一样的,而你觉得,可以把这四种地貌特征进一步细分?”
“没错。”
常浩南肯定道。
这个时候,旁边的孟震远也插进话来:
“那就只能让勘探院那边的同志去现场采样,然后再做详细分析了。”
语气中明显带着兴奋。
虽然没有如他刚才所想的那样找到矿,但如果常浩南的猜测是真的,那……
好吧,一时间也想不到有什么现实意义。
不过至少在地质学领域,绝对能留下今天在场这四个人的名字。
而且现实意义这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在看似无用的研究过程中被发现的。
万一呢。
但常浩南却摇了摇头:
“这张卫星图上有异常特征信号的区域分布很广,不单是在陇原,光靠石油系统的勘探力量恐怕不够。”
说完他看向李年恒。
作为遥感任务的负责人,对方肯定免不了跟地质专业的相关单位打交道。
在专业研究这方面,显然还是他们更专业。
根本不用他开口,李年恒就已经会了意。
后者当即从后面叫来一名工作人员:
“小宋,你马上去联系国土资源部门,让他们协调华夏地质调查局的同志配合我们,对这些点位分别做现地勘探。”
“全……全做?”
图上被标记过的点位足有大几十个,被叫来的是一名看上去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显然没见过这种阵势。
李年恒稍一沉吟,冷静下来之后,也觉得好像动静有点太大,于是选了个折中方案:
“如果人员和经费实在有限,至少先把陇原东部的黄土高原区,还有蒙省西部阿拉善的沙漠地区给做了,我看这两块提取出来的特征信号更复杂一些。”
复杂,意味着信息量大。
反正都是跑一趟,肯定要优先可着这种地方去。
“在陇原东部,可以让华夏石油的勘探开发研究院派出人手协助他们。”
常浩南最后补充道。
“是!”
工作人员干脆地回答之后,转身一路小跑着离开了大厅。
“孟教授。”
常浩南长舒了一口气,重新把目光投回到大屏幕显示的图片上面:
“咱们的项目,恐怕没那么快结束了。”
不就是设备嘛,买!
地质勘探这种活,哪怕在已经获得了精确坐标的情况下,也绝不是个轻松愉快的任务。
好在如今的技术装备,尤其车辆和直升机配置都比较齐全,在安全性方面还是比较有保障。
但一个点位真要深挖下去,仍然是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都正常。
因此,在部署好勘探工作的一些要点之后,常浩南就和孟震远一起回到了京航大学。
对于他们来说,眼下能做的,就只有等待。
好在常浩南手头并不缺项目。
接下来的半个月,除了每天例行关注一下里奇流手术化方式的进展情况之外,就是指导栗亚波进行他的毕业设计。
其实,一直到春节之前毕设开题的时候,常浩南才知道那個所谓的“1米级全复合材料壳体”具体指的是什么——
镐飞方面想要给马上就要投入量产的c808客机开发一个全新的发动机短舱。
就是把发动机固定在机身上的那个东西。
直径大概13米。
如果成功,那么大概可以给飞机减重约300kg。
只能说,在技术上确实未来可期。
但暂时没什么可操作性。
眼下国内所用的高标号复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成本非常高。
钛铝合金换成碳纤维省下来的那点重量,哪怕拉长到全寿命周期,都比不上制造过程中多花出去的成本。
当然,提前研究一下也没什么不好的。
毕竟以后需要用到类似设计的地方不少。
长远来看,在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的外壳、大型飞机的机体,乃至于涡扇发动机的风扇叶片和机匣这类工作环境不是特别苛刻、损伤概率又相对较低的部位,用碳基复合材料取代传统合金属于大趋势。
权当做个技术储备了。
当然,对于一个做毕设的本科生来说,这些都还比较遥远。
所以常浩南对栗亚波的要求,也就是能设计出一种理论上可行的总体方案即可。
主要是锻炼一下后者利用现有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否则,要是torch ultiphysics创造者的学生都玩不转自家老师开发的软件,那说出去确实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