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会在天线下面设计一个屏蔽层,直接把大俯角的下射电磁波给挡住。
常浩南当初做方案的时候肯定是没有这玩意的,但难保过去这两年里会不会给加上。
“没有,只是在雷达后台程序里做了下视角度限制”
梁绍修回答道:
“而且因为还是原型机,所以这个限制可以通过特殊命令解除,常总您有新的目标识别程序的话,也是在这修改一下软件部分就行。”
由于飞行员和地勤都不是专业的飞机设计人员,所以量产机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为了避免有人乱搞,都是把软件程序给锁死的,只会留下一些预设的输入输出端口。
但原型机或者技术验证机会有一個类似“开发者模式”的状态,让工程师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修改。
“放心,不需要大面积改动现在的程序。”
常浩南回头看向跟着自己过来的工作人员。
后者随即会意,把一个随身携带的密码箱拿了过来。
打开之后,里面放着几块硬盘。
“我已经把目标特征提取和分析功能封装成了一个模块,只要插入到现有的数据处理代码后面就行。”
话虽如此,但预警机上的操作计算机毕竟不是家用电脑,搞个si格式的安装文件然后等着自动完成就行了。
后世在军用终端上大规模应用的dowsxp,这功夫还属于只有最新款pc才能安装的新潮玩意。
对硬件要求极高,而且还不稳定。
就跟2023年的11差不多。
而且还没正式发售呢。
所以,常浩南最后用了将近一个星期,才彻底完成程序更新和必要的地面测试工作。
甚至比他之前写程序花的时间都长。
当然,这些天里面,梁绍修他们也没闲着。
而是帮着跟海军领导进行协调,借用过来了一批训练用的假目标。
不是自航式诱饵那种高大上的东西。
而是单纯土法上马,在浮标上安装不同样式的模型,或者是角反射器。
用来在非实弹训练中低成本模拟从舢板到驱逐舰在内各种体量的目标。
属于是早年间军队要忍耐时期没有办法的办法。
好处是只要用个交通艇或者拖船就能布设,用完之后还能无损回收。
但后来发现效果其实还不错。
不过,因为是浮标,所以肯定没办法布设在公海大洋之类的地方,只能在相对浅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
除夕前的最后一天。
“常总,北海舰队的同志发回消息,说他们已经把预设的35个假目标全部设置好了,另外,正在附近海域训练的107、110、和519三艘军舰也会配合我们,作为真实舰艇目标,跟角反射器的信号特征进行对比。”
梁绍修挂断电话,对旁边不远处的常浩南说道。
后者此时正在塔台的落地窗,前看着空警200从停机坪驶上滑行道:
“通知20001号机,准备起飞吧。”
如果讲道理的话,那常浩南作为副总设计师,梁绍修在空警200项目中应该算是他的领导。
只不过这次测试的内容其实跟预警机本身没什么直接关系,双方更接近合作。
之所以在空警200的框架下进行,只是单纯为了方便而已。
况且,从96年年末解决运8平台机翼结冰问题那次开始,梁绍修其实相当于一直在跟着常浩南学习。
跟当年601所的林示宽一样,算是常浩南带出来的半个徒弟。
所以,才有了眼前这总师向副总师汇报情况,然后副总师向总师下达指令的奇怪一幕。
几分钟后,空警200拖着四道淡淡的黑烟,从跑道末端腾空而起,渐渐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常总,之前绍修同志就没少跟我抱怨,说这涡桨6的性能还是有点拖后腿啊……”
王晓模看着半空中还没完全散掉的黑色尾迹,对旁边的常浩南说道:
“我听说去年你们航空动力集团成立的时候,提到过一个涡桨发动机的研制计划?”
显然,这是在暗示……或者说明示,想要一台性能更好的涡桨发动机。
或者说,一个性能更好的飞行平台。
这个话如果是梁绍修说,就不太好拿捏建议和不满之间的度。
但王晓模跟航空系统不沾边,反倒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确实有。”
常浩南点点头:
“但是那个机子的设计功率才1600kw,计划是给10吨级直升机,或者运7那样的20吨级涡桨用的,不是一个级别。”
“至于4000kw级别的涡桨么……我也不说那些虚的,目前确实排不到太高的优先级。”
“我们这边的研发能力其实是有,但技术人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