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种不知满足的想法,对于产业发展来说,绝对是好事。
稍作停顿之后,常浩南又继续道:
“现在涡扇10的研发虽然推进比较顺利,但姜总你也知道,这算是我集中了全国的航发研究力量搞的样板工程,为此其它型号航发的研究和改进都基本陷入了停滞状态。”
“所以,真要让航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还是得等到涡扇10这边告一段落,把锻炼出来的队伍重新分散回各个厂所,再让他们分别得到锻炼才行,这个过程……总归还得个几年吧……”
听到这个回答,姜甫和脸上的表情反倒舒展开来。
几年嘛,他还等得起。
而且,根据他的总结,常浩南口中说的“几年”,大概率还是收着说的。
……
一直到这天下午,常浩南离开会议室,去高空台那边确认台架测试准备程度之后,李荣在一边整理桌上散落着的技术文件,一边悄悄拉着旁边的姜甫和小声问道:
“老姜,你和常总……啥时候混这么熟了?”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双方都心知肚明,在此之前,姜甫和对于常浩南把624所的项目挤走,一直都是抱着一种“理智上理解但情感上难以接受”的心态。
但刚才这样子,似乎是完全看开了。
“这个么……”
姜甫和理了理有些灰白的头发:
“没办法,常总给的实在太多了……”
涡扇10,点火成功!
另外一边。
徐洋的办事效率确实没的说。
之前她保证两天内弄好数字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程序,结果最后真的只花了46个小时。
从外表来看,就只是在已经被挂载并连接好各种管路的发动机表面又接了两根新的信号输入线而已。
但实际上,却是在已经编写并封装好的程序基础上,又外挂了一个随机的信号输入时滞算法,用来模拟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丢包或高延迟的情况。
“辛苦你了。”
常浩南看着发丝散乱且一脸倦容的徐洋,破天荒地专门感谢了一句。
“没关系,总不能耽误大家的进度……”
之前的将近两天时间,徐洋都处在兴奋的工作状态下,如今乍一放松下来,直接困得连眼睛都快要睁不开,打着哈欠摆了摆手:
“后面的测试环节我就不参与了,得回去补个觉。”
“如果台子的仿真验证程序出问题的话,直接去我宿舍敲门就行……但是我觉得……应该……不会……”
一句不长的话,说到最后语速都变慢了……
航空发动机试车这么大的事情,当然不可能跟吃饭喝水一样说干就干。
在完成最后一轮全面检查,确认发动机和试车台都准备妥善之后,常浩南、海谊德、李荣在等涡扇10项目负责人和624所的领导还需要分别签字确认。
等全套程序走完,到了航发正式启动的时候,就已经是的第二天上午了。
随着技术人员撤出高空台所在的试验舱,吊装着发动机的推力台架沿着滑轨缓缓移动到排气冷却装置面前。
相比于常浩南两年前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如今的试车工位相比过去已经优化了很多。
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在试验舱内部设置了一套完整的摄像监控系统。
这样,身处控制室里面的众人便可以直观地看到发动机测试过程中的实时影像,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能从传到耳中的声音,以及显示在电脑上干巴巴的数据来判断航发的工作情况。
而且,顺便还可以把录像保存下来。
算是能满足常浩南的一个念想。
测试涡喷14的时候,常浩南就一直想留下来一些真实的影像资料,毕竟是第一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发动机,在华夏航空工业史上必定要留下一笔。
可惜因为缺少相关条件,最终没能成功。
整個涡喷14的台架测试过程,只留下了几张有些模糊的照片。
……
“常总,这个开始测试的指令,还是由你来下达吧!”
站在第一排的海谊德轻轻推了一下常浩南,把后者按在了控制室指挥台后面的椅子上:
“这……”
在总工和总师在场的情况下,按照一般惯例,指挥口令还是应该交给前者。
不过海谊德语气相当坚定,显然是早就已经做好了打算。
这种关键时刻,如果为了这种事情纠缠起来,反而不美。
因此,他当即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对准麦克风用沉稳的语气说道:
“b0101号原型机高空台第一次试验,启动!”
之前来测试涡喷14和涡扇9的时候,那两种型号其实都不能算是“新”发动机了。
而涡扇10则不然。
这台b0101号机只在工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