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间里面简单参观一圈之后,刘洪波还是率先回到了正题:
“崔总,郭总,是不是先去看看需要我们协助的直升机设计方案?”
旁边的两人对视了一眼,还是崔文学开了口:
“也好,那就让郭总带您过去了解一下情况吧,我对航空技术这块的了解不深,就不去外行指导内行了。”
简单一番告别之后,崔文学便带着几个人离开了车间。
郭靖山注意到了刘洪波有些好奇的脸色,因此一边带着后者走向设计室一边解释道:
“崔总主要是管理汽车业务那边的,关于飞机设计的具体问题,基本都放手给我负责。”
航空工业总公司下属集团的掌门人,一般来说也至少会有相关的教育背景。
冰飞集团和崔文学属于极特殊的情况。
“原来如此。”
刘洪波点了点头:
“那倒也还不错。”
如果一个领导做不到懂行,那至少懂得放手也比瞎指挥要好。
“这倒是,如果不是卖车赚了钱,我们也出不起这次请你们帮忙的钱……”
郭靖山笑着回答道。
说话间,他已经带着刘洪波来到了设计室内的一台电脑前面。
“这是我们对于直9型号后续发展的初步规划,不出意外的话,咱们之间恐怕要长期合作咯……”
冰飞集团这边的研发力量属实薄弱了一些。
哪怕最近两年已经在尽力扩充,但冰城这个地方就先天限制了发展。
而且全是新手的技术团队也实在很难成事,总不能全靠郭靖山一个人带。
所以请外援反而是比较理智的选择。
“我来看看。”
刘洪波把崔文学之前给自己的帽子放到一边,坐在电脑前面浏览起来。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整个文档细节充分,而且篇幅很长。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份直升机产业的发展规划!
“要在直9基础上发展四个型别系列?”
刘洪波抬起头,看向一直站在身边的郭靖山。
“没错。”
后者当即点头: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解决了直9从原型身上带过来的一些传动结构方面的缺陷,发现这个型号完全有潜力发展到6吨左右级别。”
“所以,目前我们冰飞的计划是,依托直9原型,发展出突击运输型、专用武装型、海军型和民用型四种不同构型,再在这四种构型基础上构建完整的4-6吨级直升机型谱,成为我国通用航空领域的排头兵!”
正好是常总关注的方向(日万,求一波月票~)
刘洪波之前对于直升机的研究不算太多,所以没有马上开口回应,而是又一次把目光投回了电脑屏幕。
直9底子应该是一架4吨级的型号,真要说起来的话潜力比较有限。
当然,直9算是目前华夏能造明白的唯一一种直升机,同一时期引进的直8底子更糟糕,连法国人自己都彻底放弃这个型号了。
所以倒也没有什么挑挑拣拣的余地。
况且4-6吨级也确实是直升机市场里面规模最大的一个等级,从这个角度来看,冰飞集团当年的眼光确实不错。
而且,四种构型的规划倒也算得上条理清晰。
民用型自不必说,直9的原型as365海豚本就有民用型号,只要稍微改进一下座舱舒适性以及可靠性,使其符合目前caac对于民用航空器的要求即可。
当然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之前跟欧盟以及美国定适航互认协议的时候,互认对象只有“飞机”,也就是固定翼飞机,不包括直升机。
不过只要不面向欧美市场,问题倒也不大。
这個适航互认行为本身,就已经相当于欧美认可了华夏在中小型航空器制造方面的实力,对于那些适航规定并不严格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实际上没什么精力细抠那些法条区别。
海军型则是在民用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已经完成了基础设计方案和原型机,主要区别在于为了适应搜潜、巡逻和搜救的需求,在机头部分安装了一个雷达罩。
这一型号计划换装功率增加到500kw级别的涡轴8f发动机,以至少达到同时携带吊放声呐和两枚反潜鱼雷,或是吊放声呐、声呐浮标和一枚反潜鱼雷的要求。
对于其中不同功能的具体型号,还可以具体改装超短挂梁、电动绞盘等其他设备。
不过这就不属于构型层面的差别了。
总的来说,跟民用型的差别比较有限。
而突击运输型,也就是这次刘洪波过来要负责的那个型号,设计图就很明显只完成了一半。
不过也已经能看出来大概的改进思路。
总体设计依然不变,同样是把机鼻部分拉长,但并不是用来容纳雷达,而是在下面增加一个光电探测和瞄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