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说的李杰直接愣住了。
作为曙光集团的负责人,他甚至不如眼前二十多岁的常浩南考虑更长远。
也难怪对方这么年轻就能够获得经贸委和科委的信任。
李杰看向常浩南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重视。
实际上,这倒不能怪前者目光短浅。
90年代末这会,哪怕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重产品轻服务的情况也是普遍现象,更别说商业模式上还非常落后的华夏了。
常浩南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思路,完全是来自二十多年后的时代碾压。
“这方面,确实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疏漏了,看来,还需要常工您那边多多费心思才行。”
李杰语气郑重地说道:
“您放心,我也会把此事汇报给集团董事会,向我们投资的事情,应该不会遇到什么阻力。”
总之,跟计算所方面的沟通也非常顺利。
其实在刚才来计算所的路上,常浩南甚至想过能不能直接把倪南光院士给提前捞过来。
但仔细考虑了一下,对方目前毕竟还没被梦想集团解聘,可操作性实在不大。
况且眼下他最重要的任务是搜罗人手开发那个仿真建模软件,不能算是对方的专长领域。
还是等未来业务规模扩展到更大范围的时候再说吧。
所以就暂时没提。
在把主要事项都敲定下来之后,李杰又亲自把常浩南送到了门口。
“常工,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虽然只是聊了一个下午的功夫,但常浩南却从对方的语气中听出了些许惺惺相惜的感觉。
“合作愉快,也感谢李院士对我们项目组的倾力支持,未来希望我们之间能有更深度的交流。”
……
在钱、人、编制和设备问题全都解决之后,剩下的,自然就是开工了。
常浩南并不迷信,对于揭牌的日期倒是无所谓,只是单纯想着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弄了。
结果一看天气预报,发现未来一周都在下雨。
最后只好把时间定在本周五下午。
位置自然还是超算中心的主楼。
下雨就下雨吧。
反正也可以像上次一样在室内进行。
在照例把仪式的流程要求布置给下面的行政人员之后,常浩南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总算获得了一些放空自己的时间。
一不小心提前盘活了华夏的超算产业,这对于他来说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90年代末这个时间节点,由于生态的原因,华夏在桌面端,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或许已经很难和美国同行抗衡了。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商业和工业用机的领域,还完全有机会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只要能保存一丝火种,就总会有继续发展的希望。
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对燕京大学的无情ntr
半梦半醒之间的常浩南最终是被一阵敲门声惊醒的。
“常老师?”
紧跟着敲门声的,是一个清脆的女声。
他花了大概半秒钟时间恢复清醒,接着有些疑惑地看向门外。
现在管他叫常工、常总、常博士乃至常主任的人都有不少,但叫老师的确乎不多见。
门外出现了两男一女的身影。
大脑运行速度还没有完全提起来的常浩南定了定神,片刻之后才从记忆中搜索出对方的身份。
自然是之前曾经来请教过他的三名燕大学生。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三个的着装打扮都变得正式了很多,少了上次见面时的很多学生气。
“是你们三个啊……进来吧”
常浩南坐直了身子。
“呃……我们是不是打扰您休息了……”
看来他们的角色定位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名叫林芝的女生依然是发言担当。
只不过站在门口的她此时显得有些进退两难。
常浩南刚刚是坐着睡过去的,在门口确实会以为他只是在一个放松的姿态看电脑屏幕。
“没关系,本来也是时候了,否则你们轻易也叫不醒我。”
过去的经验表明,如果他真的陷入深度睡眠的话,是根本听不见等闲的闹钟或者电话这类声音的。
一句话化解了少许的尴尬。
“是这样常老师,我们去印第安纳波利斯参赛回来了。”
三人把雨伞放在门外,然后走进办公室,气氛也变得活跃了不少。
“上次就说了,不用叫老师……”
“这次不一样,这次您真的是我们的老师。”
林芝说着从菅飞昂身后背着的书包里取出了一个精致的奖杯,以及一张蓝色封皮的证书,上前放在常浩南的办公桌上。
“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总之,我们夺冠了。”
后者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