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0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08(1 / 3)

郭林利落地同意,然后从跟过来的其它几名14所的人员中选出来了四个,然后对常浩南说道:

“金陵毕竟是我们14所的大本营,我回去之后还能找到其它外援的,剩下的人都留在这里好了。”

“这样也好。”

常浩南看了看会议室里面的人员配置,发现要兵分三路的话确实有点缺人:

“那14所这边剩下的所有同志,你们负责按照我们之前定好的方案对二号吊舱的硬件部分进行修改,我们这次提出的改进pri算法只需要重新编写吊舱的算法软件就行了,这部分工作由徐研究员完成就可以。”

徐洋没有回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最后就是我自己,这段时间会回归老本行。”

常浩南故意让自己的语气中带上了几分玩笑的意思,以缓解会议室里面有些过于严肃的气氛:

“我们准备用作电子战平台的那架歼轰7因为是老机改造,有很多细碎的杂事要处理,有我参与的话进度应该会快上不少。”

“大家还有什么想要问的么?”

随着管理能力和经验的提高,常浩南在下达指令时候的有效性也在逐渐提高。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没有。

“那就这样,这个型号非常重要,是我们军队在可能发生的未来战争中夺取制电磁权的重要环节,能早一天服役,对于综合战斗力的形成都会有巨大的作用。”

按照惯例,常浩南进行了一番简短的总结和动员。

“制电磁权?”

这个奇特又新颖的表述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但中文就有这一点好,哪怕遇到一个从未听说过的生词,仅靠字面含义就能理解个七七八八。

所以很快大家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就跟制空权、制海权一样,所谓制电磁权,就是掌控整个战场范围内电磁波信号的能力。

过去华夏在这个方面都是被别人占据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但这一次,这个被暂定为“歼轰电7”的型号,将会成为吹响反攻号角的标志!

飞豹,重获新生

在分配好任务之后,众人便迅速重新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工作之中。

常浩南之前并没有参与歼轰7的改进工作,所以姚梦娜便自告奋勇地接下了向他介绍项目进展情况的任务。

作为一架并非全新设计的飞机,歼轰7的机体内部已经没有额外的空间去塞入其它的电子设备,只能大体维持原样,改造过程中的难点实际上主要来自于过去几年相对高强度使用所导致的机体形变。

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重要结构件的时候,如果完全按照原来设计图上的数据造个新的出来,反而有可能换不上去。

这其实是二手机翻新,或者说中期寿命升级时普遍会面对的问题,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大修一架消耗的时间反而比造个新的出来还要长。

在未来,工程师们一般会用三维激光扫描和3d打印来解决这类问题,但是放在1997年,常浩南他们只能靠人工测量变形加上老工人的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还是因为旧飞机的底子所带来的。

歼轰7在设计的时候,华夏空军连装雷达的飞机都没有几架,根本没有考虑过要进行电子战改型这样高大上的升级。

因此并没有预留出足够的传输线空间,飞机电源也不是模组化设计。

姚梦娜他们在先期改造的时候,只能选择让几个子系统共用同一个电源线和公共地线。

“关于飞机的空间问题,虽然机体结构没办法大改,但我们可以拆除一些不必要的设备,至少把被动雷达用的接受天线得装进飞机里面去。”

别的东西常浩南都可以暂时不要,反正这架歼轰电7在计划中也更接近f16cj那样用于执行sead(当然在华夏这边还有反sead)任务的防空压制作战平台,而类似ea6b和ea18g那样的专职电子战飞机肯定还是要在未来的歼11平台上全新设计。

但作为整个改进的基础,被动雷达的信号接收天线是绝对不能省的。

“不必要的设备?”

站在飞机旁边的姚梦娜和唐长鸿都是一愣。

飞机这种东西上面哪会有什么不必要的设备。

“就比如机炮。”

常浩南说着走上前去,拍了拍歼轰7机身右下角的一门双管23机炮。

“机头位置肯定还是要留给原来的平板缝隙天线,这样我们就需要两根天线分别负责下半球和上半球的被动信号接收。”

“上面我们可以稍稍改造一下飞机的垂尾,而下面么,就装在原来机炮的位置。”

实际上这也是后来几种电子战机的通行做法,毕竟随着时代发展和近距格斗导弹技术的进步,能用上机炮的空战已经越来越少。

至于让电子战飞机去狗斗这种事,更是正常人都干不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