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嗯!不错。洛阳府是大唐两京之一,是大唐在中原地区最核心的城池,发展洛阳的时候,不要局限于这洛阳南北的城墙。洛阳府不止洛阳城,百万百姓皆衣食无忧,才算是富足。”
&esp;&esp;李瑄点了点头,对独孤峻表示肯定,又不忘对他提点。
&esp;&esp;“臣遵从至尊的教诲。”
&esp;&esp;独孤峻起身拱手,并向李瑄启奏:“臣有一建议,还请至尊酌量。”
&esp;&esp;“但说无妨!”
&esp;&esp;李瑄让独孤峻坐下直说。
&esp;&esp;他有容人之量,不会因言语过失去苛责臣子。
&esp;&esp;“回至尊,现乾元盛世开启,西北边患皆已扫平。当将中枢暂且迁至洛阳,一来可疏解长安的人口,不必再大量运输粮食到长安。二来可以借助南北大运河,对中原、淮南、江南等地区施加影响力。”
&esp;&esp;“关中四塞之地,然先帝五次就食于洛阳,已不复天府之国的力量。天子居于洛阳,可使长安暂且休养生息……”
&esp;&esp;独孤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李瑄。
&esp;&esp;迁徙中枢,创造盛世。
&esp;&esp;结合新法,独孤峻觉得想在工商上更上一层楼,中枢搬迁至洛阳为重中之重。
&esp;&esp;相比于长安,洛阳可以直接对河北、淮南、江南、齐鲁等省份产生影响。
&esp;&esp;这些地方,全部都是当前大唐最富庶的区域。
&esp;&esp;说到底,行省制度下,长安府距离核心稍远,对南方的影响力不足,还需要至尊亲自巡狩南方。
&esp;&esp;独孤峻担心因为武则天立神都洛阳的原因,使至尊不想移中枢至洛阳。
&esp;&esp;毕竟大唐是两京制,迁徙中枢,不是迁都。
&esp;&esp;“朕有过这样的想法。然长安虽然无法直接影响河北、江南,但长安可以通过丝绸之路,影响河西陇右、影响西域。那里的部族还未完全归心……”
&esp;&esp;李瑄缓缓说道。
&esp;&esp;长安是四塞之地,但潼关、萧关、武关等对李瑄这种锐意进取的君王没有任何意义。
&esp;&esp;历史上,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esp;&esp;真要到那份上,还不如直接亡国。
&esp;&esp;但李瑄中意于长安能对西境的控制。
&esp;&esp;诚然,大唐核心在崤山以东,但西域对华夏非常重要。
&esp;&esp;其实,李瑄认为发展南方,可以在长江旁选择一座新都,比如金陵。
&esp;&esp;这样可以加快岭南开放,早日进入东南亚。
&esp;&esp;但李瑄不想大兴土木。
&esp;&esp;而且华夏的地势,一直是北高南低。
&esp;&esp;因此北方更容易为都城。
&esp;&esp;幽州,李瑄则没有考虑过。
&esp;&esp;历史上定都幽州,是要对抗胡人的威胁。
&esp;&esp;现李瑄扫清北方、东北一切障碍。
&esp;&esp;幽州作为行省的中心城市即可。
&esp;&esp;虽大唐是两京制,但只能侧重于一座城市。
&esp;&esp;选择长安,牢固河陇、西域、蜀地、朔方、瀚海都护府、雪域高原等。
&esp;&esp;选择洛阳,则依托洛阳四通八达的交通,以及大运河,发展核心地带的商贸。
&esp;&esp;“至尊,臣前往长安时,朱雀大街已铺上光滑的水泥路。您也计划在两京古道修水泥路。若此路修成,长安与洛阳七百里,车马三日即至。届时,中枢在洛阳则可影长安以西。”
&esp;&esp;独孤峻向李瑄回答道。
&esp;&esp;“我会好好考虑。”
&esp;&esp;李瑄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
&esp;&esp;水泥路修成,要等到几年后了。届时西域、雪域高原对大唐的认可度会更高。
&esp;&esp;那时再考虑将中枢迁至洛阳,全力发展崤山以东。
&esp;&esp;他隐隐被独孤峻说动。
&esp;&esp;在当前的时代下,华夏是开拓者。
&esp;&esp;崤山以东,人口占据大唐总人数的五分之四以上。
&esp;&esp;工业革命,一定是从人口最密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