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有年轻士人聊天时不禁问。
&esp;&esp;“李七郎不一样,他一面是能臣酷吏郅都,一面清廉官吏赵广汉;他们二者合一,亦不能相比。官吏们畏他如虎,百姓们爱他如爱自家。”
&esp;&esp;一名年老的士人回道。
&esp;&esp;“他这样会得罪很多人,朝中官吏们畏惧他,也不敢与他太过亲近。与豪强有关系的大臣也找机会陷害他。”
&esp;&esp;年轻士人还是觉得李瑄太过鲁莽。
&esp;&esp;“他做这样的事,就一定考虑到这点。这是他的选择。”
&esp;&esp;年老士人回答。
&esp;&esp;“敢问您觉得他将来能当宰相吗?”
&esp;&esp;年轻士人好奇。
&esp;&esp;“他一定能当宰相!”
&esp;&esp;年老士人如是说道。
&esp;&esp;“非也!引用《左传》的一句话: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esp;&esp;又一名士人加入聊天。他并不看好李瑄。
&esp;&esp;年轻士人看向年老士人时,年老士人却笑着摇头,他没有去争辩。
&esp;&esp;……
&esp;&esp;李瑄一行,四马轮换。
&esp;&esp;由于未带大军跟随,几乎每到一个郡县,就要被拦下查验身份。
&esp;&esp;当得知李瑄来到本郡县后,官吏和豪强恶霸无不战栗,他们关闭门户,竟然数月不敢打开。
&esp;&esp;数日后,李瑄率亲卫到达陈留城。
&esp;&esp;陈留城属于陈留郡。但陈留城并非郡治,西面的开封才是郡治。
&esp;&esp;太阳快要落山,连日高强度赶路,李瑄准备今日提前休息一番,养精蓄锐,明日再赶路。
&esp;&esp;陈留离洛阳已经不远。但李瑄来的时候未经过陈留,而是出洛阳从登封而下,走另一条道。
&esp;&esp;到陈留城,李瑄拿出鱼符向官差证明身份,官差大惊失色,立刻到县衙禀告。
&esp;&esp;李瑄没有在城外等,而是进入城内。
&esp;&esp;路人看到李瑄等一人驾四马,且马上携有盔甲,刀枪,这明显是官家人,皆避让。
&esp;&esp;陈留城是官道上的重要城镇,来往商人许多,带来繁华。
&esp;&esp;李瑄在想,李白和杜甫携手漫游的时候,应该会经过陈留城。
&esp;&esp;但这俩人到处跑,不一定会按照正常路线。
&esp;&esp;“好雄壮的马,这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吗?”
&esp;&esp;在所有人对李瑄避之不及的时候,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县兵上前问道。
&esp;&esp;此县兵身高六尺,容貌俊正。看起来像是一个练武之人。
&esp;&esp;他的出现,让李瑄的亲卫警惕。
&esp;&esp;“并非汗血宝马,这是草原马。”
&esp;&esp;李瑄回答道。
&esp;&esp;“我见过突厥马,不是长这样啊!”
&esp;&esp;县兵更惊奇。
&esp;&esp;“百人之中必有足下这种身高六尺者,万马之中得一良种,就不再稀奇了。”
&esp;&esp;李瑄一边走,一边耐着性子回答。
&esp;&esp;“有道理!英雄配宝马!”
&esp;&esp;县兵觉得李瑄一定是能人。
&esp;&esp;他只是一个维持街道治安的县兵,微不足道。李瑄愿意和他交谈,可见李瑄的气度。
&esp;&esp;李瑄微微一笑。
&esp;&esp;就在这时,陈留令慌慌张张地带着属下跑过来。
&esp;&esp;街上的行人惊诧,陈留令一向车马而行,今天怎么不顾体面地在街上慢跑?
&esp;&esp;“陈留令……郑砚,拜见李将军。”
&esp;&esp;陈留令在李瑄面前停下,气喘吁吁,带着佐吏躬身一拜。
&esp;&esp;虽然李瑄屠戮豪强没过多久,但这种大事情,很快就传遍天下。让天下豪强敲响警钟。
&esp;&esp;李瑄灭豪强是因为吴令光海贼案。
&esp;&esp;只要此案的一切,公诸于众。一定有士人对李瑄的行为拍案叫好。
&esp;&esp;“我路过陈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