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秦驰没有赚黑心钱的心虚,“外面的商人死咬着棉花三钱五十文,布匹一百四十文。我一个降了五十,一个少了三十,堪称是良心价了。”
&esp;&esp;“对对,相公是个有良心的。”宋锦无条件赞同。
&esp;&esp;秦驰:“……”
&esp;&esp;乍一听,像是在嘲讽我?
&esp;&esp;第303章 我家公子一身正气
&esp;&esp;翌日上午。
&esp;&esp;秦驰先去了翰林院。
&esp;&esp;刚到了翰林院,便有人打趣道。
&esp;&esp;“秦大人安好?”
&esp;&esp;出声的人叫柯秉直。
&esp;&esp;他是杨阁老的弟子,在翰林院和秦驰是同级,这段时间不显山不露水的,倒是没有找秦驰的麻烦,表面工夫做得很好,“听说秦大人正在接触布商?”
&esp;&esp;“领了个任务。”
&esp;&esp;秦驰很是无奈地将任务提了提。
&esp;&esp;柯秉直同情地看着他,“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来找我们,能帮得上的定然会帮。”
&esp;&esp;“那我在此先谢过秉直兄了。”
&esp;&esp;秦驰大大方方的回谢。
&esp;&esp;一个敢说一个敢谢。
&esp;&esp;旁观的其他同僚瞧了个乐子。
&esp;&esp;在场的人大多看出柯秉直只是客气一句,谁知道秦驰会来这么一出。
&esp;&esp;“要我说呀,谁都别想跟秦祈安玩心眼,他那可是三元六首的脑子,跟咱们的不一样,比不上的,比不上的!”
&esp;&esp;旁边一个学士打趣。
&esp;&esp;逗得其他人乐了,也解了柯秉直的围。
&esp;&esp;不过,秦驰来翰林院一趟,谁都知道了他正焦头烂额。
&esp;&esp;翰林院传开的事。
&esp;&esp;传到明成帝也就顺理成章。
&esp;&esp;正喝着御膳房送来补汤的明成帝,又从小太监的嘴里听到了秦驰的八卦。
&esp;&esp;“送去西北的棉服,一年拖一年,已经拖欠好些年了吧,袁爱卿倒是懂得甩锅,把这烫手的事丢给秦祈安。”明成帝将喝了大半的汤碗,放到一旁太监的托盘。
&esp;&esp;近侍们听到明成帝的话。
&esp;&esp;一个个只能当耳聋和哑巴。
&esp;&esp;吉祥公公也是一样。
&esp;&esp;原来万岁爷心如明镜呢。
&esp;&esp;不作为不代表没有看透,只不过大多的时候皆是一念之间罢了。
&esp;&esp;几名大商贾联合起来刁难秦驰的事,通过各种途径传开。不知怎么的都传到了坊市中去。
&esp;&esp;当日下午。
&esp;&esp;顺安商行的陶掌柜来到了工部,表示他们商行有货。
&esp;&esp;秦驰一通操作下来。
&esp;&esp;棉花和布料的交易达成。
&esp;&esp;等袁家和拿乔的商人反应过来,货物已经清点完毕,正运入虞衡司的仓库。
&esp;&esp;货款也结付清了。
&esp;&esp;一斤棉花三钱,一匹布一百一十文,这个价格绝对有赚头。
&esp;&esp;那些大商贾急了,匆匆聚一起商议。他们辛辛苦苦这么久,中途竟然让人摘了桃子?
&esp;&esp;“怎么可能?!”
&esp;&esp;“不是说只有我们手上有大量棉花和布料吗?”
&esp;&esp;“说是刚好有个商行,运了一批棉花来京。”
&esp;&esp;“哪个商行?”
&esp;&esp;“顺安,听说是徽商,刚好是秦状元的同乡,知晓秦状元的困境,直接找上衙门了。”
&esp;&esp;“这顺安不地道,坏了咱们这行的规矩。”
&esp;&esp;“外面的人说咱们为富不仁,恶意提高价格。”
&esp;&esp;“坏了……手里的棉花怎么办?先前袁府管家说工部会要大量的棉花,我才高价进了一大批!”这人顿时火急火燎去找袁家人问问。
&esp;&esp;有人倒是急着去联系秦驰。
&esp;&esp;当他们给秦驰递话的时候。秦驰正忙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