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6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60章(1 / 3)

&esp;&esp;其中又涉及到机采棉品种。

&esp;&esp;丰凯去年研制生产了30台,和兵团合作采收了10馀万亩棉田,完成采棉机定型。

&esp;&esp;今年实现量化生产。

&esp;&esp;这个速度和贵航大致相当,不过贵航今年只批量化交付了100台。

&esp;&esp;不管怎样,国内采棉机市场由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

&esp;&esp;郭阳知道迪尔天拖气得牙牙痒,但就和华夏蔬菜出口到岛国面临各种困难一样,想赚别人的钱就得有自己的优势。

&esp;&esp;而迪尔目前的优势只有更成熟的技术。

&esp;&esp;不过其价格太高了,丰凯的采棉机定价88万元/台,迪尔则至少要150万以上。

&esp;&esp;巨大的价格差距足以抹平其中技术不成熟之处。

&esp;&esp;而且丰凯也有独特的优势,高产的天棉20种子——适合机采种植模式——量身定做的采棉机。

&esp;&esp;这两年天棉的产量就是证明。

&esp;&esp;贵航也有利益联结机制,它的股东里有兵团某师,以及石河子政府,出生自带销量。

&esp;&esp;只有迪尔和凯斯这些外企,利润全被他赚走了。

&esp;&esp;吃饭的时候和关程闲聊了一会儿,回办公室后郭阳也关心起了今年的棉花。

&esp;&esp;除了令人振奋的国产采棉机外,今年的棉花市场并不美妙。

&esp;&esp;也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棉花消费减少,同时石油的下降,也让化纤产品替代性增强,棉花需求很弱。

&esp;&esp;另外进口压力很大。

&esp;&esp;郭阳让秘书团的人整理了一份最近棉纺市场的情况。

&esp;&esp;棉纺企业铺天盖地的抱怨声。

&esp;&esp;「我们国家棉花质量差,问题多,又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增加了企业很重的负担,对纺织业来说非常不公平!」

&esp;&esp;「滑准税就是在割棉纺企业的肉!」

&esp;&esp;「苏省棉花价格大跌--籽棉收购价不足25元/斤!」

&esp;&esp;「棉农不愿卖丶卖棉难,棉企不愿收丶不敢收。」

&esp;&esp;「2008年农资价格大涨,棉农实际收益连成本也不够。」

&esp;&esp;棉农伤心,棉纺企业既伤脑筋,又极度气愤,滑准税严重影响了棉花的进口。

&esp;&esp;滑准税是专为棉花进口所设的关税制度,税率在5~40波动。

&esp;&esp;优质棉,价格高,税就低;低等棉,价格低,税就高。

&esp;&esp;郭阳特意关注了下目前的进口棉价,1关税到岸价为10065元/吨,比国内棉价低1570元。

&esp;&esp;但加上滑准税,棉纺企业的进口成本就反而要高出300元。

&esp;&esp;相当于棉纺企业买进口棉要多交1870元的税。

&esp;&esp;然后还要去参与国际竞争……

&esp;&esp;可以说,滑准税从出来的那一刻就受到了棉纺企业的抵制。

&esp;&esp;但没用,为了棉花的生产安全,滑准税一定得有,而为了让棉纺企业保持竞争力,税率也在调整。

&esp;&esp;但在今年这种环境下,再怎麽调整,棉农和纺织业都不好过。

&esp;&esp;可能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北美棉花减产,不然国际棉价可能还得低1000元。

&esp;&esp;虽然棉价一直在跌,但国内棉花产不足需的基本格局依然没变。

&esp;&esp;北美减产,但阿三的棉花依旧凶猛。

&esp;&esp;但看着郑商所棉花期价一跌不回头的趋势,郭阳也不由皱了皱眉。

&esp;&esp;「这空单也太多了点!」

&esp;&esp;嘉禾粮油常驻在郭阳身边的秘书叫江文,三十馀岁,说道:「是有点异常,照这形势,还有的跌啊!」

&esp;&esp;郭阳问:「国储在收购棉花了吗?」

&esp;&esp;「在,月初的时候就在收储了。」江文说道:「我们也在收购棉花。」

&esp;&esp;「收了多少?」

&esp;&esp;「二十多万吨。」

&esp;&e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