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航空,他们还注意到现场来了不少做比赛航模的厂家。
&esp;&esp;媒体不用多说,连央视新闻都来了,可见这场发布会有多受重视。
&esp;&esp;同样,也来了不少农业领域的专业人士。
&esp;&esp;莫从伟站在台上侃侃而谈。
&esp;&esp;「从丰凯决定进军无人机行业的那一天,我们就在思考要做一款什麽样的植保无人机。」
&esp;&esp;「最早的无人机只是为军事而诞生,美丶苏等国都称其为前途无量的兵器,无人机的发展也是沿着技术进步和战争需求变化这样两条路径行进的。」
&esp;&esp;「但随着科技进步,民间需求增多,无人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期待,而丰凯的宗旨就是做一款适合国情的植保无人机。」
&esp;&esp;「这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esp;&esp;「丰凯的拖拉机卖的很好,利润也不错,在这个时候进入一个新领域是一个大胆的决定。」
&esp;&esp;「值得庆幸的是,依托微电子制造工艺和硬体的发展,无人机有着巨大的进步空间。」
&esp;&esp;「如今,经过几千个小时的试飞,丰凯将正式发售第一款植保无人机:g-1。」
&esp;&esp;莫从伟的身后也适时的放出过去几十年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和模样,最后是丰凯的新产品,以及一系列参数。
&esp;&esp;飞机平台及药械+机载系统+地面站系统级辅助设备。
&esp;&esp;这时现场的人注意到工作人员搬来了一台现机;半空中也飞起了一架小巧的无人机,正对着会场。
&esp;&esp;现场突然就响起了整齐的鼓掌声。
&esp;&esp;台下闪光灯不断,一会儿拍拍屏幕,一会儿又拍拍植保机和悬停在空中的小巧无人机。
&esp;&esp;易教授等人也神色讶然,无人机还能做到这么小?用途是什麽?
&esp;&esp;莫从伟也适时的指着半空中的无人机说道:「各位朋友们,这是丰凯今天的另一款消费级无人机:小精灵,主要用于航拍。」
&esp;&esp;航拍?
&esp;&esp;众人愣了愣,这东西也并不能说是新玩意,从直升无人机火起来后,国内外都开始有这方面的研发。
&esp;&esp;只是航拍质量差强人意。
&esp;&esp;莫从伟停留了片刻,介绍重点依然放在植保机上,屏幕上也适时出现了新的画面。
&esp;&esp;「首先,我要感谢所有的硬体厂商,没有你们,就没有丰凯植保无人机的成功。」
&esp;&esp;「g-1专为农作物植保领域设计,集成先进的飞控,可靠的内循环冷却系统,便携的摺叠机身,操控简易的定制遥控器,配备八轴动力系统。」
&esp;&esp;「标准作业载荷为15kg,作业效率为60~80亩/h,是人工喷洒的50倍以上。」
&esp;&esp;「配备调频连续波雷达和飞控系统,作业过程中能够适应起伏地形的喷洒。」
&esp;&esp;「可同时为6块电池充电,电池铝板加固,并加装橡胶套,防止磕碰。」
&esp;&esp;随着话语落下,屏幕上开始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
&esp;&esp;这瞬间就吸引住了全场的注意力。
&esp;&esp;说得再好,也没有实际使用过后的效果有说服力。
&esp;&esp;在郊外的一片苜蓿地,机手操控g-1对草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屏幕的一侧显示出试飞时间:2006年3月。
&esp;&esp;懂行的人都沉默了,这都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esp;&esp;随后又是水稻田丶旱地丶山地丶戈壁丶沙漠等各种各样的试验场景。
&esp;&esp;试飞的时间和架次记录也由1小时,变成10小时,100小时……1架,10架,100架……
&esp;&esp;而在这个过程中,众人还能感觉到一个变化,那就是无人机的体型明显在变小。
&esp;&esp;莫从伟说道:「接下来要播放的是最终的使用版本,目前在嘉禾集团内部已经有几百架投入了使用。」
&esp;&esp;听到这个数字,众人都定了定神。
&esp;&esp;好家夥!都已经正式使用了,你这还是产品发布会吗?
&esp;&esp;视频开始播放,是一片耙平了的水稻田,田里还有浅浅的泥水。
&esp;&esp;无人机就在田边的道路上。
&es
精彩书屋